导语
纽约亚洲艺术周
夏季的余威尚在,秋拍的暖场锣鼓已经敲响。纽约亚洲艺术周作为春秋两季纽约艺术市场的重大交易活动,每年3月与9月中旬举办,在每年4月与10月起举槌的中国艺术市场春秋两季大拍中堪称序幕,一向引人注目。今年秋季的纽约亚洲艺术周将于9月中旬举办,据纽约苏富比官方发布的消息,其艺术空间推出来自亚洲各地的不同类别的顶级艺术藏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林先生的青铜器珍藏。此外,“金地粉彩敬佛五供”拍场罕见。
夺目珍藏:马克林先生精品青铜器今秋亚洲艺术周,纽约苏富比将奉上一场跨越千年的青铜器饕餮盛宴。最为夺目的堪属马克林先生历经五十余载所珍藏的一批精品青铜器。这批珍品其含藏器多样、形制罕见,且传承有序。
据苏富比专家声称:早在七零年代,马克林先生就踏上了收藏之路。起初他乐于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古陶瓷。随后机缘巧合,他开始钟情于东亚及东南亚的古代艺术品。渐渐他的收藏范围又继续延展:从高古青铜器到石雕,乃至建筑构件。对金石之美钟爱有加的马克林先生,甚至用建筑构件和雕塑等极富亚洲艺术风格的元素来装饰自己的家宅。
经过五十多个春秋的沉淀,马克林先生的收藏门类已极为庞杂,其中亚洲艺术珍品(中国、东南亚及亚洲其他地区)收藏品数量已逾五千件,门类以陶瓷、青铜和石雕为主。至此,一所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样式元素的艺术博物馆在美国芝加哥拔地而起。
正如马克林先生艺术收藏的核心理念:为求知而求知。博物馆自落成以来,通过各种展览、出版物以及实习、培训的活动,持续吸引和影响着广泛的群体。

Lot 7 东周春秋 青铜兽面纹龙流盉
估价:250,000—350,000美元
图片来源:版权归苏富比所有

Lot 8 商末 青铜饕餮纹壶
估价:400,000 - 600,000美元
图片来源:版权归苏富比所有

Lot 41商末 䖵崠耒斝
估价:300,000 - 500,000美元
图片来源:版权归苏富比所有

Lot 323 西周初 旅簋
估价:100,000 - 150,000美元
图片来源:版权归苏富比所有

Lot 188 商末子龔鼎一对
估价:200,000—300,000美元
图片来源:版权归苏富比所有

Lot 14 西周初 否叔尊、觚、爵及觶一组六件
估价:150,000 - 250,000美元
图片来源:版权归苏富比所有

Lot 120 东周 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初 青铜交龙纹铺首耳鉴一对
估价:80,000 - 120,000美元
图片来源:版权归苏富比所有

清乾隆 金地粉彩缠枝莲八吉祥纹五供一套
估价:600,000-800,000美元
图片来源:版权归苏富比所有
领衔重磅:金地粉彩敬佛五供
与此同时,苏富比9月亚洲艺术品拍卖专场还将推出一款重磅拍品——比肩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的“金地粉彩敬佛五供”。此套金地粉彩五供属于典型藏传佛教特有器型。清宫藏传佛教法器严格遵循藏传佛教经典所载之规范,其制式主要借鉴和承袭西藏法器特点,并结合宫廷技艺,故风格上兼具藏族特色和宫廷审美,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之交融。
“粉彩”创烧于清朝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实际上是模仿珐琅彩而出现的一个品种,金地粉彩,亦称“万花不露地”,是指器物以金彩打底,以粉彩绘制各种装饰,并加以紧致的辅纹,将画面覆盖全器,不露出瓷底,纹饰如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有万花不露地之称。
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一般认为始于宋代,清代达于极盛。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宫瓷器档案记载,约从1735年开始,至少有16次金地粉彩五供器交送纪录。足可见乾隆皇帝对之青睐有加。景德镇陶瓷官窑在总结传统宫廷制造彩料工艺的基础上,把金箔制成金粉,再以氧化铅降低黄金熔点,制成“本金”。其制作历经:擂金粉、调合金粉、描金、玛瑙刮金等多道工序。
以本金制作金彩瓷器颇为不易。金粉过厚则色泽晦暗,金粉过薄则易“脱衣”。工匠施金需得一笔涂成,且水分、温度适宜,方可成器。但凡稍有误差,金粉即会氧化为玫瑰色或紫色,失去黄金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