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趋势
市场资讯和行业热点
被周董喜爱的传奇艺术家,节后拍卖或再创新高
日期:2023-02-28 阅读:
分享:
国庆长假过后,巴塞尔的温度还未冷却,秋拍季在香港陆续提上日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就是香港苏富比上拍巴斯基亚的《无题(红战士)》,预计于10月9日举槌,估价1.5亿-2亿港元。这幅作品创作于1982年,是被学者和市场公认巴斯基亚最出色的创作年份。《无题(红战士)》与今年3月23日在香港佳士得,创作于1982年的作品《战士》(Warriors)同样来自著名的「战士」系列。今年佳士得三月上拍的《战士》以3.23亿港元成交,刷新了亚洲拍卖的最高成交记录。来到下半年秋季,佳士得再次带来巴斯基亚的又一巨作《Donut复仇》。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的两件作品尺寸更大,用色更为大胆,甚少在公开亮相,很可能再次创造西方当代艺术在亚洲地区的拍卖神话。


尚・米榭・巴斯基亚
《无题(红战士)》
估价:1.5亿-2亿港元
苏富比香港
 

尚·米榭·巴斯基亚
《Donut复仇》
估价:1.4亿 - 1.9亿港元 
佳士得香港

 
“我创作的时候不太考虑艺术,我试着去思考生活。”
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



 
看巴斯基亚的作品的时候,你会感觉在看孩童即兴的涂鸦,被其中炙烈充沛的情感所感染,高饱和度的颜色跃然眼前,稚拙的人物造型不断出现。用巴斯基亚自己的话来概括,"王"(ROYALTY)、"英雄主义"(HEROISM)、"街头"(STREET) 就是他的风格主题。

许多人也许并没有听过这位艺术家的大名,但对他在全世界各地的涂鸦墙、潮流单品及说唱音乐中随处可见的小王冠一定不陌生。就连周杰伦也是巴斯基亚的忠实粉丝,在网络上频频晒出自己有关巴斯基亚的藏品。今年6月,苏富比更是与周杰伦跨界合作举办拍卖会,推出有关巴斯基亚、毕加索、赵无极、安迪·沃霍尔、班克斯与贾蔼力等艺术家的杰作。



周杰伦模仿巴斯基亚在1985 年2月10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杂志的封面,为Cathleen McGuigan的文章 "新艺术,新金钱,一个美国艺术家的营销"(New Art, New Money: The Marketing of American Artist)

艺术市场在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估价时,会存在一个符号性的标准。例如,当巴斯基亚的作品中出现骷髅骨架、战士形象和小皇冠的时候,这幅作品往往会被确认为高价。

但比起讨论巴斯基亚的高价作品,这个1960年出生,1980年成名,1988年逝世的艺术家怎么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更让人关注。虽然他从事艺术创作只有短短8年的时间,但他的作品超越了纽约繁华忙碌的80年代,在如今这个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艺术市场,依旧影响着我们。

 
01.
“巴斯基亚过往拍卖回顾”

作为一个传奇且富有争议性的人物,让-米歇尔-巴斯基亚的作品迅速从纽约街头快速转移到媒体和二级市场的聚光灯下。今天,巴斯基亚的传奇仍在继续,他的艺术作品在他去世30年后不断吸引着全球艺术市场。
 
「一亿美金俱乐部」
 
在2017年5月18日,日本企业家前沢友作(Yusaku Maezawa)在苏富比以1.1亿美金拍下了巴斯基亚的《无题》。距该作品在1984年以1.9万美元的成交后,前沢友作的豪掷让巴斯基亚的这幅画作瞬间增值了5800倍。此次拍卖不仅刷新巴斯基亚个人的全球新纪录,同时这一结果也让这位非裔美国艺术家跻身“亿元俱乐部”,与毕加索、莫迪利安尼、培根、贾科梅蒂、蒙克等大师齐名。



 
「亚洲掀起的“巴斯基亚热”」
从2012年开始,巴斯基亚作品的转售率成为衡量艺术整体市场是否健康的指标。换句话说,巴斯基亚是决定纽约、伦敦、巴黎、香港头部拍卖会成败的关键人物。在2021上半年春拍季中,在亚洲活跃的市场需求和投机行为下,巴斯基亚可谓是当代艺术市场的超级明星。


尚・米榭・巴斯基亚
《战士》
成交价: 3.23亿港元元
香港佳士得 2021年3月


尚・米榭・巴斯基亚
《无题》
成交价: 2.34亿港币
香港佳士得 2021年5月


尚・米榭・巴斯基亚
《既然如此》| 1983年
成交价: 9310.5万美元
纽约佳士得 2021年5月


尚・米榭・巴斯基亚
《无题》| 1985年
成交价: 2.9亿港币
香港苏富比 2021年6月

今年5月11日,创作于1983年的代表性“骷髅头骨”系列之一《既然如此》(In This Case)在纽约佳士得21世纪艺术晚拍中以9310.5万美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第二高的作品拍卖纪录。同年5月24日,他的《无题》(Untitled)在佳士得香港 “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中以2.34亿港元的成交,成为亚洲拍卖史上艺术家作品第二高价。

这股热潮持续至6月18日,在苏富比举行的「周杰伦 x 苏富比」当代艺术专场中,巴斯基亚于1985年创作《无题(共三部分)》以2.9亿港币成交,这件作品二次亮相拍场,2005年2月曾于伦敦佳士得以191万美元成交。这件作品也是本次拍场上毕加索晚期关键作品《男子半身像》成交价的2倍,同时成为亚洲西方艺术品成交价top2。

 
02.
“谁是巴斯基亚”

千禧年之后,当代艺术家更像是造星系统下的一个明星,在资本的裹挟下艺术家本人的价值与其艺术作品一起打包出售。艺术市场上谁能打造明星当代艺术家,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巴斯基亚则是80年代纽约艺术界最耀眼的新星。
 
「从涂鸦到新表现主义」
 
当时,年仅20岁的巴斯奎亚在美国登上了属于他的“时代舞台”。80年代初,随着里根经济推出后,经济开始大面积复苏,一扫国民头顶笼罩的阴霾。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不平等加剧,整个时代充斥着张扬和颓废的氛围。

年轻一代深受这种时代氛围和亚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始把“涂鸦艺术”当作武器对公共领域实现占领。也就在这时,年轻的巴斯基亚与阿尔-迪亚兹两人开始对艺术圈发起突袭,在曼哈顿市中心的街道上用喷漆画上带有"SAMO©"(SAME OLD'S SHIT)标签后正式出道。



samo-is-dead 巴斯基亚和阿尔-迪亚兹 SAMO© graffito 

而在80年代的欧美主流艺术圈内,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日渐式微。一场兴起于德国的艺术运动席卷了当代艺术圈,目的是重新确认具象绘画风格,人们的偏好开始逐渐转向了热情的新表现主义。另一方面,新表现主义所运用粗旷原始的手段,也更符合那个时代所营造的氛围。巴斯基亚也逐渐从街头涂鸦转向画布创作,并与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和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Francesco Clemente)一起被认为是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朱利安 施纳贝尔
《画与狗》|1974
布面油画 |  96x72 cm


弗朗西斯科 克莱门特
《无题》Untitled | 1982
布面油画 |  200x235 cm

 
「造星者安迪 沃霍尔」
 
这是两位艺术天才的合作。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总会遭遇瓶颈,这个瓶颈来源于自身或外部市场环境。而打破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瓶颈的催化剂则是20岁的巴斯基亚。还在经纪人Bruno Bischofberger的引荐下,两人一拍即合,安迪沃霍尔自此成为了他毕生的朋友和导师。在两人的合作下共同创作了逾60件联合作品,是安迪·沃霍尔的波普绘画和巴斯基亚的表现主义的混合物。

"这就像一些疯狂的艺术世界的婚姻,他们是奇怪的夫妇。这种关系是共生的。让-米歇尔认为他需要安迪的名气,而安迪认为他需要让-米歇尔的新鲜血液。让-米歇尔又给了安迪一个叛逆的形象。"
罗尼-库特罗内(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助理)



距离沃霍尔用他的宝丽来相机为巴斯基亚拍照的一个半小时后,巴斯基亚的助手带着一幅150 x 150厘米的画布出现,这张宝丽来照片变成了一件杰作《Dos Cabezas》

对巴斯基亚来说,与安迪-沃霍尔的合作打开了瞬间成功的大门:1982年,21岁的让-米歇尔-巴斯基亚是鲁迪-福克斯邀请的176位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参加了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文献展。他的作品与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和赛-通布利(Cy Twombly) 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一起展出。其中展示的画作是《Acque Pericolose, 1981》和《Arroz con Pollo, 1981》。



上:巴斯基亚在德国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下:巴斯基亚《Acque Pericolose, 1981》

总而言之,1982年是巴斯基亚的突破之年,无论是展评人、还是收藏家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毫无疑问,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以“无畏的黑人英雄形象”前所未有得挑战了以白人为主的西方艺坛。

「黑人&白人」
 
在2020年,美国黑人弗洛伊德因白人警察执法致死一案愈演愈烈,遍布欧美各地的维权人士与“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一起进行抗议。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平权运动浪潮下,巴斯基亚作为非裔美国人艺术家,其作品再一次获得了社会关注和市场青睐。 

早在1983年9月15日就发生过类似的案件,25岁的黑人涂鸦艺术家迈克尔·斯图尔特(Michael Stewart)在纽约地铁站的墙上涂鸦时,被警察逮捕并殴打,后来抢救无效死亡。在事后调查后,11名涉事警察由白人陪审团宣判无罪。同是黑人艺术家,且为斯图尔特朋友的巴斯基亚在得知此消息后心在好友艺术家基思·哈林(Keith Haring)工作室的墙上画下了《迈克尔·斯图尔特之死》(The Death of Michael Stewart)。在2019年6月,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策划的展览 “巴斯奎特的《迈克尔·斯图尔特之死》:不为人知的故事”(Basquiat‘s “Defacement": The Untold Story)即是以此件作品为出发点,将观者一起回顾这一80年代早期的社会事件并进一步推动社会对种族平等的反思。



《迈克尔·斯图尔特之死》(The Death of Michael Stewart)

“ 我不清楚对我来说究竟是画作本身还是其他因素……但是……黑人从来没有被真实地刻画过……或者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在现当代艺术中被刻画过,我很高兴自己这样做了。我把黑人当成主人公,因为我是黑人,而这也是我在所有画作中把黑人当成主角的原因。”


 
但如果单纯得将巴斯基亚的作品放在种族主义和黑人艺术家的语境去评论,这显然是片面和刻板的。巴斯基亚曾表示他并不是作为一个黑人艺术家去创作,但他利用涂鸦、绘画号音乐等媒介创造了另一种形式的对话。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中具有审思性质的黑人主人公,表明非裔美国人的身份经历深刻的影响着他对国家政治与文化公共语境的表达。巴斯基亚作为年轻非裔艺术家在白人世界所面对的困境也开启了他绘画创作中暗示性二分法策略,包括财富与贫穷、自由与社会责任、融合与种族。

艺术市场对思潮的反应往往比艺术机构更加敏锐。尽管当时巴斯基亚曾受邀参加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和纽约多个重要展览,但这个黑皮肤的野孩子依然被主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认为是艺术市场的资本主义产物。换句话说,巴斯基亚的艺术价值被严重忽略了。当巴斯基亚在1988年去世时,虽然他最好的作品成交价仍低于10万美元,但他的价格指数开始急剧上升,导致巴斯基亚重要的作品都被私人藏家收入囊中。
 

03.
“三个维度:金融、货币、商品”

艺术品是商品,在交易中保持生命之树常青;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货币,在资产涨跌的潮起潮落中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值增值与支付功能;艺术品是一种金融,让艺术品可以借助金融服务,成为长期财富管理项目的可靠保障。像巴斯基亚的代表作品这样的头部资产,就是同时具备上述三种功能的范例。

研究显示,由于艺术品的金融属性较弱,艺术品市场的收益率与其他形式的资产投资市场呈现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艺术品具有天然的保值和与其他资产组合互补的功能。其次,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呈现顺周期关系。换句话说,当经济稳中向好时,艺术品市场会出现明显上涨趋势;反之,当经济状况不好时,艺术品市场整体情绪偏向谨慎。但是,艺术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全球贸易和政治不确定性会进一步强化头部艺术品的金融属性。艺术市场上昂贵的艺术品和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往往投资回报率高于其他作品,流通也更为便捷。


 
巴斯基亚则是典型例子。2017年5月18日,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巴斯基亚的《无题》以创纪录的1.105亿美元成交。这刷新了巴斯基亚的拍卖纪录,同时它也创造了美国艺术家的拍卖价格记录。但在33年前,这幅作品仅出售2.09万美元。如果将艺术品视作一种资产,这笔投资在30年内的平均年增长率将近30%。这样的奇迹在巴斯基亚身上屡见不鲜,其作品《In This Case》在佳士得纽约“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场上以9310.5万美元,折合5.98亿人民币成交,在短短20年内增幅高达9000%。

另一方面,相较于各国发行的货币,艺术品作为实物具有一定的避险属性。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镰刀下,艺术品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货币贬值所造成的亏损风险。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但在当时货币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在市场上大量流通。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同,后疫情时代下全球多国货币供应量激增,大量货币已经进入流通,通胀率远超预期,而这也会对另类投资市场表现产生不小的影响。在至今仍未完全复苏的金融市场上,当代艺术品则是一项富有竞争力的另类投资品。

图片来源:artprice

在艺术市场中,书画、瓷器杂项和现当代艺术并称为“三驾马车”。从配置来看,相较于书画和瓷器杂项板块,最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影响的现当代艺术板块在后疫情时代反而表现亮眼,市场需求不断释放,逆势而上,触底反弹。现当代艺术板块作为艺术市场中最具投机性的板块之一,它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降至历史低点后,市场再度升温。振荡上涨的市场表现令当代艺术市场已经与古典大师绘画和战后艺术市场板块齐头并进,成为金融理财的新标的。近几年,欧美战后及当代艺术市场走过巅峰后,艺术品的整体价格进入调整阶段。但亚洲作为全球艺术品市场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地区,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使该板块整体仍处在高位。


周杰伦与巴斯基亚的作品《无题(橘色运动人物)》,1982 

进入市场后,艺术品不可避免得被视作一种商品。作为商品的艺术品,常常用于储藏或交易。在其商品属性下,艺术品的价格会受到基本的供需关系的影响。拿巴斯基亚举例,艺术家的逝世直接导致无法继续创造艺术作品。当供给量减少,每一次市场上的要价、叫价都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作品价格波动上涨。

为什么资本会选择当代艺术?相比大量经典艺术沉淀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只有战后及当代艺术是可以被大量生产的,具有可流通性的当代艺术成为新藏家的首选;二是由于创作时间跨度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真假鉴定的问题;其次,当代艺术定价适中。即便是现在炙手可热的巴斯基亚,你仍然可以用几万美元买到他的小幅素描作品。

 
04.
“西方当代艺术成为亚洲新宠儿”

在艺术品市场中,头部拍卖公司的交易情况最能直接反映市场的信心指数。目前亚洲西方艺术品成交榜单前三名均来自巴斯基亚,且均在2021年上半年成交。2021的上半年,香港拍场已经拍出了三件成交价超2亿港币的巴斯基亚作品,此次《无题(红战士)》将成为今年第四件上拍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巴斯基亚个人成交榜单的前10件作品逐渐从纽约市场向亚洲香港市场转移。

在2017年春拍中,香港苏富比首次在现当代艺术夜场增加西方当代艺术板块。除了试探市场水温,另一方面,将西方当代艺术带入亚洲拍卖市场也是引入亚洲新一代藏家,头部拍卖行相信这些西方当代艺术的作品在亚洲的售价会比在伦敦更好。而香港作为亚洲艺术市场的交易中心,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香港甚至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市场,超过英国。


图片来源:JAY CHOU X SOTHEBY'S

目前放在当代艺术市场上的资本,大部分都是所谓的“新钱“(young money)。不可否认,这些分布在欧美及亚洲的新藏家开创了新兴的市场格局,但其中不乏投机的收藏因素。当新一代藏家能够稳定地创造及移动巨大的财富,当代艺术的市场才能迸发更巨大的效益。


艺术市场趋势(ART MARKET TREND)将持续关注2021年的秋季拍卖,更多艺术市场动态敬请期待。
Hot news热门新闻
021 68599606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地址:中国上海市 黄浦区 中山东二路58号 A幢301单元
邮箱:info@aiaf.edu.cn
邮编:200010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