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日,北京保利「中国新绘画夜场」和「现当代艺术夜场」相继收槌,两场拍卖成交总额达2.36亿元人民币,其中「现当代艺术夜场」由中国当代艺术旗手曾梵志领衔,包括6件在不同阶段「乱笔系列」的里程碑之作,2件「面具系列」重要转型作品和一个十分罕见的雕塑之作。9件艺术家臻品均顺利成交,共斩获1.23亿元人民币,再次经受住艺术市场的重要考验!

曾梵志
《祈祷》(双联作)
2012年作|布面油画
400×200cm×2
估价:800万-1600万
成交价:3795万

曾梵志
《智者》(双联作)
2012年作|布面油画
400×200cm×2
估价:800万-1600万
成交价:3565万

曾梵志
《猿》(双联作)
2010年作|布面油画
250×180cm×2
估价:500万-800万
成交价:1046.5万

曾梵志
《火》(双联作)
2008年作|布面油画
330×215cm×2
估价:600万-1000万
成交价:920万

曾梵志
《无题11-4-4》
2011年作|布面油画
200x200cm
估价:400万-600万元
成交价:816.5万元

曾梵志
《虎》
2011年作|布面油画
200x200cm
估价:400万-600万元
成交价:1115.5万元

曾梵志
《风景之二》
2006年作|布面油画
220×150cm
估价:180万-280万元
成交价:299万元

曾梵志
《人,竹子》
2005年作|布面油画
200×150cm
估价:400万-600万元
成交价:460万元


▲ 曾梵志《无题》2010年作,金丝楠木 雕塑,240×172×120cm,估价300万 - 400万元,成交价345万元,图片:北京保利

米开朗基罗《哀悼的基督》
曾梵志《祈祷(双联作)》以760万起拍,经过场内外激烈的竞投,最终以3300万落槌,加佣金3795万元人民币成交,由【3588】号牌竞得。不仅成为该场最高成交价,也成为艺术家「乱笔系列」拍卖成交价Top2,未能打破以4025万在北京永乐2020艺术品全球首拍中「现当代艺术夜场」中作品《虎》的拍卖纪录。

曾梵志|《虎》
2017年作 | 布面油画
400 × 400 cm
估价待询
成交价:4025万元
曾梵志两件扛鼎之作《智者》、《祈祷》的灵感来自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Albrecht Dürer)的素描杰作《祈祷之手》和《九十三岁老人像》。艺术家通过拆解、重组和破坏着“一双正在向上帝祈祷之手”,将禁27.5x19.6cm的精微原作放大至400×200cm×2的超大画幅上,加入其具有破坏性“乱笔”,超越了原富有宗教意味的祈祷表象,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上又一充满传奇色彩的手。
紧随《祈祷》之后的第二件拍品《智者》以相同的尺幅与估价进行上拍,最终以3100万元落槌电话买家、加佣金3565万元顺利成交。


▲ 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Albrecht Dürer)的素描杰作《祈祷之手》和《九十三岁老人像》
2013年,「面具系列」的《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苏富比以1.8亿港元天价成交,一举令曾梵志坐上中国当代艺术亿元俱乐部的头把交椅,中国当代艺术从此开启亿元时代。

曾梵志|《最后的晚餐》
2001年作|布面 油画
200x395cm
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1.8亿港元
时间推进至2020年8月,同系列的《面具系列 1996 NO.6》现身永乐拍卖2020年夏拍的“现当代艺术夜场”中,最终以1.61亿元人民币天价易手。不仅再度刷新了曾梵志在2013年香港创下的个人拍卖纪录,也又一次缔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

曾梵志|《面具系列 1996 No. 6》
1996年作|布面 油画
199x179.3cm
北京永乐 2020.8
成交价:1.61亿元
在今年的秋拍季中,曾梵志更是海内外各大拍卖机构的现当代艺术专场中的排头兵,如北京嘉德在“全景再现中国当代艺术40年之宏大图景”中带来的《飞》,香港佳士得以3985万港元成交的「乱笔系列」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娇之二》、北京保利本次推出的曾梵志专题上9件精品,北京永乐即将上拍的最富盛名「面具系列」的又一代表作《面具系列1997第3号》。

▲曾梵志《飞》,2021北京嘉德,成交价322万元,图片:中国嘉德

▲曾梵志《江山如此多娇之二》,2010年作,2021佳士得香港,成交价3985万元港元,图片:佳士得

曾梵志 |《面具系列1997第3号》
1997作|布面油画
150×129.9cm
估价:1300万-1800万元
永乐2021秋拍“国际视野——全球化的现当代艺术夜场”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曾梵志开始创作「协和医院系列」(1987年-1993年),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对社会的敏锐批判,被栗宪庭纳入「后89艺术大展」,成为国内外艺术界的冉冉新星。直到1997年,艺术家全新创作「面具系列」成为最出名的一个系列,成为中国的时代面孔,也是艺术市场上的中流砥柱。
“所有的人类都倾向于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像是拍照时姿势会受影响,会刻意摆出从容神态。把它画得特别灿烂,但也特别的虚假,就像舞台上的一种布景,人都是一种自我安慰,等着谁来拍照的很做作的姿态,包括人的手,一种假装出来的得意的城里人的姿态。”
——曾梵志
在「面具系列」创作达10年之后,可以看到艺术家不断力求创新,摘下面具符号,从2001年至2003年便开始尝试「肖像系列」的创作。自千禧年之后,曾梵志开始尝试的「乱笔系列」是其创作重要的转型系列。这一系列是在一个小插曲中诞生:2001年,曾梵志的右手在工作室不慎切伤后,期间开始尝试用左手开始创作,在不断试错的过程,画面中呈现看似凌乱实则有序的抽象线条。
在2003「乱笔系列」创作之初,风景与风景中的人物是常见的绘画题材。在2010年至2012年,曾梵志开始加入中国传统题材中的动物意象,其中包括鹿、老虎、仙鹤、猴等。
在当代艺术发展至今,不难看到真正创造性的作品很少,更多的是程式化的作品。从「协和医院系列」崭露锋芒还是标志性的「面具系列」稳坐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纪录宝座之后,曾梵志选择摘下面具,创新突破当代艺术的界限,开始转型「肖像系列」和延续至今的抽象实验「乱笔系列」,可以见得保持活跃创造力的曾梵志当之无愧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标志性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