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趋势
市场资讯和行业热点
纽约亚洲艺术周!市场注入的强心剂or远在纽约的警世钟?
日期:2023-03-16 阅读:
分享:

当新的一年里,更多的人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场长达90分钟的佳士得上海伦敦双城联拍上,在毕加索与巴斯奇亚作品无人接盘上、在大赢家法兰兹‧马尔克Franz Marc与多名90后西方当代艺术家天价频出的伦敦拍场上。

每年三月份,纽约亚洲艺术周(Asia Week New York)无疑是全球亚洲艺术品行情的“风向标”。纽约亚洲艺术周是否能为艺术届带来些春意,让我们一睹2022年步入“新常态”的艺术市场呢?
 

▲ 纽约亚洲艺术周(Asia Week New York)官网,图片:Courtesy of Asia Week New York

相较于国内艺术展览再次遭受仍在迅速蔓延的新冠疫情和因此造成的出行限制的影响,对于西方国家,至少对于西方艺术界来讲,受到这场长达三年的疫情的影响开始逐渐淡化,人们对艺术市场趋势的预测也愈发乐观。

正如纽约亚洲周主席Dessa Goddard说道,"我们很高兴地宣布我们的经销商和拍卖行的名单,他们将在3月共同向公众开放。大家都很高兴能与那些使纽约成为亚洲艺术活动的主要国际目的地的收藏家和策展人联系起来"。



▲ 纽约亚洲艺术周现场布置,图片:Courtesy of Asia Week New York

纽约亚洲艺术周(Asia Week New York)是为期10天的艺术盛典,2022年纽约亚洲艺术周将按期于3月16日至25日举行,其中包括26家国际画廊、6家拍卖行——邦瀚斯、佳士得、Doyle, Heritage Auctions, iGavel和苏富比,以及以大都会博物馆为首的数家博物馆将举行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讲座、展览和拍卖活动,为全世界买家共同呈现众多珍贵的亚洲艺术作品,从公元2000年顶尖的古董至令人瞩目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包括中国瓷器、日本木刻版画、韩国当代绘画及印度佛教雕塑等。

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对纽约亚洲艺术周重新启动感到非常兴奋,其中一些正摩拳擦掌展出重磅作品。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等三大拍行已经相继公布了拍卖日程及焦点拍品,以私人珍藏专场为例,苏富比纽约将于3月22日推出“艺萃流芳:吴权博士珍藏”专场拍卖为今年春拍大戏,作为私人手中最伟大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之一,1000件作品将从3月22日开始横跨纽约、香港及伦敦三地在苏富比进行一系列全球拍卖,以配合纽约亚洲周。纽约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部门负责人Angela McAteer公开说道,"我们很高兴以著名的吴权博士珍藏专场拍卖会来启动我们3月亚洲周的回归。"
 

上:吴权博士藏珍(第一部分)
纽约苏富比
元/明初 十四世纪剔红芙蓉图盘
估价:USD 100,000-150,000

下:吴权博士藏珍(第一部分)
纽约苏富比
商末安阳得方彝
估价:USD 400,000-600,000

纽约亚洲周是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产物,十四年前一群纽约的亚洲艺术古董商野心勃勃的想将纽约打造成为一个亚洲艺术品交易的重要中心。不出所料,他们很快成功了。美国不仅是亚洲文物收藏的重镇,当地重要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都设有亚洲艺术收藏和策展人。自2012年开始,纽约亚洲周开始转型成为不限于一级市场的主题型艺术周,串联当地所有与亚洲艺术相关的博物馆、画廊举办亚洲艺术展览与销售活动外,还成功地结合赞助商与学术活动同步开展。

可以说,每年3月、9月举行两次的亚洲艺术周是国际拍卖行佳士得和苏富比一个重要的拍卖内容。无论是纽约、伦敦、香港还是今年佳士得又重新开启的内地之风,都是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亚洲艺术周作为每年最先开启的亚洲艺术活动,是市场走势得以首次得到集中、直观的反映的体现。
 



▲ 1:Ralph M.Chait Galleries举办中国春季瓷器艺术展,
2:Dai Ichi Arts举办日本当代陶瓷艺术品,
3:墨斋画廊与Joan B.Mirviss画廊联合举办当代艺术家冰逸的水墨画展“冰逸:众神之地”,
图片:Courtesy of Asia Week New York

纽约亚洲艺术周的形式与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也有些许相似之处。同样以上海作为艺术品交易枢纽,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品交易月期间,西岸艺博会ART021、进博会的展览展销活动、美术展览、艺术品拍卖会一同联动,吸引全球各地的行家、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全都凝聚在一起,为艺术界提供了重要的聚首与交流契机。 

纽约亚洲周的前十年是中国收藏家兴趣的全盛时期但一现象在最近几年已经放缓,特别是随着新冠肺炎的发生。另一大变化,中国艺术品在纽约亚洲艺术周中的份量明显逐年缩减。随着西方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热退潮后,重量级私人收藏几经释出,欧美现存的中国艺术品资源的良莠不齐。虽然前有2015年3月安思远藏品等拍卖会的加持,后有2017年藤田美术馆珍藏之中国艺术品2.6亿美金完美收官,但依旧挽救不了整体的收缩之势。就如苏富比开始逐渐的减少拍卖专场,这几季除了「现代及当代南亚艺术」、「中国艺术珍品」常设拍卖和一场「博古亚洲艺术品」网拍,只有一两场单一藏家专场或专题拍卖能为亚洲艺术周阵容增添些许看点。
 


▲ 上: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预展现场,再现其书房,图片:Courtesy of Christie's
下:南宋陈容的精巧之作《六龙图》以4896.75万美金成交,2017年纽约佳士得藤田美术馆珍藏之中国艺术品,图片:Courtesy of Christie's

特别是受到近几年香港与内地对于亚洲艺术品市场的激烈争夺,以及世界各国聚焦当代艺术的影响,整个亚洲艺术收藏行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可以看到市场策略正积极的调整成为“泛亚洲”范围,而非中国艺术品一家独大。近些年来画廊及艺术机构展览中,日韩艺术品比例进一步上升,尤其是以日本艺术展览与行销活动占据主导地位。

艺术周的另一面,佳士得多年尝试布局泛亚洲化的市场策略,早就在2011年佳士得香港就明确提出过“泛亚洲化”的概念。而将几乎所有亚洲艺术都集聚到一个主题型的艺术周也合乎市场背后一贯的泛亚洲理念。无论是从拍卖会种类还是拍品选择中,东北亚和亚洲艺术占比逐年增大。



佳士得今季共带来七个专场 -5场现场拍卖与2场网拍
- 日韩艺术暨敖德博伉俪珍藏|纽约常设拍卖与私人收藏
- 印度、喜玛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常设拍卖
- 南亚现代+当代艺术呈献马辛德及沙拉德·塔克收藏|纽约常设拍卖与私人收藏
- 壶里桃源:何瑞秋珍藏重要中国鼻烟壶
-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常设拍卖

当然对于藏家而言,特别是在西方世界,亚洲艺术周的重要性依旧无法取代,一是为那些在私人手中呆了几十年的艺术作品提供了一个公开亮相的机会,也是为亚洲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能够了解到“他们并非在泡沫中进行收藏”。

而亚洲藏家在全球市场越发重要,在整体实力的增强和趣味的变化过程中,这一群体逐渐开始有意参与国际性拍卖会,也更愿意为“泛亚洲”买单,取代过多的“中国艺术品”,这一趋势在近几年愈发明显。中国书画更为本土化,而亚洲艺术周上所呈现更具国际化的瓷器、玉器、佛像、家具、青铜器、文房四宝等,也成为了亚洲藏家们新一轮的扫货目标。
021 68599606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地址:中国上海市 黄浦区 中山东二路58号 A幢301单元
邮箱:info@aiaf.edu.cn
邮编:200010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