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趋势
市场资讯和行业热点
中国美术馆迎接北京冬奥:用艺术“讲述”体育
日期:2023-03-14 阅读:
分享:

“迎冬奥·美在逐梦”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

“迎冬奥·美在逐梦”中国美术馆藏体育题材美术作品展近日在北京展出。中国美术馆启用1号、8号、9号三个展厅,共展出作品160余件,其中包括雕塑《顾拜旦》、国画《打马球》等作品。中国美术馆还同期举办了“为奥运冠军画像”活动,艺术家在展览现场为奥运冠军所绘画像也入展此次展览。


“迎冬奥·美在逐梦”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此次展览展出作品的时间跨度长达80年,以“梦想与拼搏”“崇尚与竞技”两个篇章,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当代中国形象,向世界讲述中国体育发展的故事。
体育从人类劳动中诞生,是全人类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愉悦精神、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发源于古希腊文明的奥林匹克,已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迎冬奥·美在逐梦”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

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单枪匹马独闯奥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迎来快速发展期。1984年,许海峰的“一击制胜”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2022年,奥林匹克的旗帜将再次来到中国,北京将成为全球第一座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走向世界 田金铎 雕塑 34×18×58.8cm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意识日益增强。“重在参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滋养的“中国精神”相互融合,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中国体育所代表的已不仅是运动形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挑战 俞畅 雕塑  87×50.5×72cm 198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国际奥委会创始人顾拜旦提到,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更是智力的、艺术的。体育和艺术的融合正是“力”与“美”相互交融的完美例证。通过视觉艺术的创造来阐发体育精神,古来有之。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底蕴和体育运动的生动场景源源不断地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
 

起飞 让·卡尔多(法国) 雕塑 85×24×29cm 2000-2010年 中国美术馆藏

艺术家以艺术创作为手段,展现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与观念、动感与速度,追寻着体育与社会发展、体育与文化生态之间的关联。
 

微笑的顾拜旦 吴为山 雕塑 76×60×40cm 2017年 国际奥委会总部藏

在中国美术馆收藏的13万余件美术作品中,不乏体育题材的经典佳作,如表现女排精神的中国画作品《决战之前》、表现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雕塑作品《挑战》等。
 

决战之前 徐启雄 中国画 104.5×81cm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2017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邀请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塑像并落成于瑞士洛桑。同年8月,巴赫访问中国美术馆。
 

征服珠峰 冯杰 油画 296×376cm 2009年 中国美术馆藏

2020年,巴赫受聘担任中国美术馆国际顾问,吴为山受聘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委员会艺术总监。
 

赛马(河西走廊)韩乐然 油画 48.2×62.5cm 1945年 中国美术馆藏

在展览策划与展示期间,还举办“为奥运冠军画像”公共教育活动,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现场为奥运冠军所绘画像也入展此次展览。
 

金色的赛马场 徐匡 版画 31×54.8cm 1981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与此同时,展览还特别观照“全民体育”的主题,凸显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创新,也向多元文明的世界展示自信、自强的中国形象。该展将持续至1月16日。
021 68599606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地址:中国上海市 黄浦区 中山东二路58号 A幢301单元
邮箱:info@aiaf.edu.cn
邮编:200010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