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企业资讯和行业热点
要闻 | 我国2035年要基本建成博物馆强国
日期:2021-05-30 阅读:
分享:
导语:为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根据指导意见,我国将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10至15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实施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因地制宜支持省级、重要地市级博物馆特色化发展。

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加强机制创新,有效盘活基层博物馆资源。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将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国新办举行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节选)

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近日,国新办举行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博物馆体系布局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增幅23.4%。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224家,非国有博物馆186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521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博物馆社会功能有效发挥。2020年全国博物馆举办2.9万多个展览,策划22.5万余场教育活动,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采取限流措施,仍接待观众5.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1.3亿人次,“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

三是博物馆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博物馆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国家文物局与教育、民政、财政等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博物馆质量评估体系逐步确立,理事会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博物馆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成为推动博物馆管理日益标准化、规范化的有效手段。

《指导意见》的亮点和创新点

关强: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鼓励先行先试,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如探索建立行业博物馆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机制。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如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10-15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三是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如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

《指导意见》会给文创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关强:总书记一直强调“让文物活起来”,我们这些年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文创方面,我们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发挥博物馆主体作用,多渠道开发文创产品,我们也探索授权开发与经营,与腾讯、百度、中国移动等都开展了战略合作,推动文物资源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此外,像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到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文创产品开发队伍在不断地扩大,像考古盲盒、唐宫夜宴等这些新的文创产品也相继面世,引领了国潮消费的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历史文化元素也走进了人们的美好生活。

在《意见》中,在文创方面也有涉及,比如一方面是规范和鼓励资源开放共享,深入贯彻《意见》,进一步理顺博物馆文创工作的体制机制,践行《新时代新文创赋能美好生活倡议书》。切实贯彻实施《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这也是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一个操作指引,明晰社会力量进入文物领域的法律规定、政策边界和各方权益。推动建立文物登录制度,推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指导文博单位进一步梳理馆藏文物资源,因地制宜、分级分类、有序地向社会开放文物资源。

二是要全面提升文创研发能力,要高度重视博物馆文创设计开发与生产品质,将深度研究与创意阐释相结合,关注文创产品质量与内涵,结合市场需求,做好供给侧改革,深化市场分析与调研,开发更加贴近生活、深入衣食住行、引领生活美学的多样化的文创产品。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招募、竞赛、交流等方式,面向创意设计从业者、工艺美术从业者、高校教师和学生等人群开展遴选和培养。

三是持续推进跨界融合创新,征集培育一批研究能力强、实践基础好、示范作用明显的文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创意设计企业,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也支持文博单位与社会各界加强行业合作,促进品牌+品牌的联手,开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创意的探索实践,构建社会参与博物馆文创全链条,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

接下来如何加强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探索,来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办馆的活力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关于创新体制机制,这也是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我们调研时间最长,各部门讨论的时间更长的方面,总结起来有几个方面:

第一,在管理体制上,我们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博物馆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来探索管办分离,最主要的要赋予博物馆更大的在业务上的自主权,以及通过建立理事会制度,我们今年和李司长一起开了公共文化领域的理事会建设试点总结会,“十四五”期间我们会进一步推动理事会制度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探索建立权责对等的、运行协调的决策机制。

第二,在激励机制上,我们在探索给博物馆更多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岗位设置方面,因为作为博物馆来说,它既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同时也是研究机构,所以对于特殊的岗位,我们赋予了博物馆更多灵活的设计权利。我们试图要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对陈列展览、教育项目、文创产业开发的收入分配,提出了对符合规定的人员予以绩效奖励的相关要求。

第三,在社会参与上,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的愿望非常强烈,一是对传统的博物馆之友、志愿者队伍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在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以后一些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内容,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来参与相关工作。同时,我们也实施了“博物馆+”战略,积极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科技、传媒等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调动更多的力量,利用博物馆资源,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有哪些具体措施来保证群众尤其是年轻人能够因为求知欲走进博物馆,然后带着知识走出来呢?

关强:博物馆面向学校以及学生开展知识推广教育,这一直是我们博物馆一项重要的功能,我们每年社教量是很大的,每年搞活动都是20余万场次,有很多活动是针对学校的。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文物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当前京津冀、重庆、陕西等地“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也都有很好的成效,博物馆专题讲解、流动展览、讲授课程、体验活动等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也走到中小学生的身边。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馆校共建”,深化馆校融合。

我们前些日子,教育部和国家文化局专门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建立博物馆教育服务的标准,构建馆校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开展教材内容编写,将博物馆文化资源以符合中小学生知识水平、教育教学需求方式,有机深入地融入在校学生的课程,丰富博物馆课程体系。

现在全国有581家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有203家是博物馆纪念馆,约占35%,基本形成了全国博物馆研学实践活动的阵地网络。下一步我们将再继续支持更多的博物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的同时,通过制定博物馆研学规范和服务标准,建立博物馆教育资源地图,推介优秀博物馆研学课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教育服务水平。谢谢。

《指导意见》出来后,会给博物馆怎样的一个指导方向,会怎么解决关于IP权属和授权问题

罗静:这是一个非常专业性的问题。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馆藏资源利用,刚才关局长也谈到了,我们出台了授权的指引,搭建了博物馆与设计企业等单位在授权合作方面的桥梁,这里我们提供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授权,一种是间接授权。直接授权是由博物馆跟相关的被授权机构,比如设计企业、动漫游戏企业,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们也鼓励在中间发展第三方机构间接授权,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来作为博物馆和被授权方的桥梁。在授权指引里面,我们对很多授权的程序做了规定。

关于IP价格的问题,这是属于市场范围的事情,既然是市场经济,应该把它交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推动这样一个工作,我们政府更多的会是从预警监测等方面,对授权的行为进行关注。


*本文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内容;来源“中经文化产业”公众号。
021 68599606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地址:中国上海市 黄浦区 中山东二路58号 A幢301单元
邮箱:info@aiaf.edu.cn
邮编:200010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