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9日,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经典课程《艺术品财富管理》第六期的第二模块“东西方艺术史发展”完成授课。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张坚教授担任两日课堂的讲师,以深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风趣生动的教学内容为学员带来知识宝藏。
艺术的发展是在内容、形式和观念上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对艺术发展的深刻了解是进入艺术品收藏大门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在课程的第一讲中,以“唯美的世界主义:惠斯勒和佛里尔”为主题,张教授精心挑选了惠斯勒和佛里尔这两位代表性人物,深度分析了20世纪初东西方美学思想的交流与融合。詹姆斯·惠斯勒不仅将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贯彻到他的艺术作品中,而且他的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展现了东方艺术原则与西方美学的结合。查尔斯·朗·弗里尔作为一个前瞻性的收藏家,通过他的弗利尔美术馆,专注于19世纪末的美国绘画及亚洲艺术,促进了不同艺术思想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张坚教授通过这两位艺术界的杰出人物,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思想元素如何在西方的主导下深入西方的艺术创作,同时促使西方观众欣赏并理解了东方艺术的内涵,实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表达的共鸣。
在张坚教授主持的第二讲中,他以“布叙瓦画廊的中国古画展与美国现代绘画”这一独到的视角,探讨了西方艺术从物质表现到精神内涵的转变,并且指出这一转变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画及其深刻的哲学观。斯蒂芬·布叙瓦对中国古画的理论认知和文化价值认同,显露了他对中国绘画观念和创作方法的深刻理解,这一理解是从生活哲学和世界观层面出发的,并且将这一思想和中国古画纳入其画廊展览和经营的语境中。
张教授进一步阐释了新客观性的概念,这不仅仅是对摄影机械真实的再现,而是一种更为真切的写实主义表达。通过比较不同艺术作品风格,他展示了这种写实主义如何以一种有力度和节奏感的形式,传递深层意义,从而给现代艺术带来了新的维度和活力。
在经历了两天内容翔实且极具启发性的学习之后,学员课后纷纷表示,张教授的授课既深刻又通俗易懂,借由艺术史上的关键人物深入浅出,为学员们揭示了艺术历史演变的关键篇章。更为难得的是,张教授引导学员们进行实地考察,使他们能够直接体验和深入理解课堂所学,这样的知识是无法单从书本中获得的。尽管课程内容丰富,强度虽高,但张教授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让学员们不觉疲倦、兴致盎然,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艺术品财富管理作为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的艺术金融系列课程之一,以优良的师资团队、丰富的课程活动与广博深厚的教学内容,培养了数届优秀学院,为艺术金融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如有意加入课程,请持续关注公众号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