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院
一个应运而生的商学院
干货分享 | 如何以城市 IP 为城市赋能
日期:2021-02-03 阅读:
分享:


导语:11月8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的鼎力支持下,由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主办的“2020年第五届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暨链接全球财富·文化赋能城市高峰论坛在沪成功举办。论坛汇聚38位专家学者演讲,逾150位来自各个行业的嘉宾代表到场参与,超25万观众在线观看,200余家媒体报道,为业界带来最前沿的艺术品金融行业研究和深刻洞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主席、北京大学美学博士、中央美院特聘教授郭羿承先生通过讲述自身在艺术授权领域20年耕耘的经历,和与会的嘉宾分享了他对文化IP如何赋能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一些想法。

郭羿承:《如何以城市 IP 为城市赋能》

2020 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第五届)
Asia Art & Finance Forum 2020 (The 5th Edition)
暨“链接全球财富,文化赋能城市”高峰论坛 
Linking Global Wealth and Culture Inspiring City Summit Forum


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主席、北京大学美学博士
中央美院特聘教授郭羿承

演讲开始前,郭羿承教授谦虚地表示,自己二十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如何把文化内容转化成IP,透过IP帮助产业和城市赋能。因此,他希望结合自身经历,就文化IP和如何利用文化IP赋能城市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了帮助现场观众更好的理解他的演讲内容,郭教授针对文化产业、文化IP、艺术授权等几个关键词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在他的定义里,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附加价值的提升。他谈到2014年曾被邀请到国务院参与文化产业相关政策的一个座谈会, 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到2.0的时代,文化产业将不再只是电影、动漫等传统产业,而是附加于文化产品上的经济价值。而文化IP,或文化知识产权,用郭教授自己的话来说,是“从内容到品牌到IP的过程,实际上做法商业模式就是艺术授权。”

郭羿承教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进一步解释了艺术授权的运作方式。一个普通的白色盘子,售价最多十元。但如果可以把齐白石的作品印在这个白色盘子上,极有可能将售价增加到二十元。对于制造业来说,多出来的净利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单价和销售量,也提升了他们在行业竞争力,这就是文化赋能产业的力量。如果能将这股力量运用到赋能城市上,对整个城市的生态圈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郭教授认为,赋能城市最重要的核心点是让城市成为一座美术馆,当你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会看到城市文化特性的内容,以美为核心的当代艺术所形成的文化商品,就会塑造一种有机的生活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改善该城市的经济和治安问题。

在演讲的最后,郭教授也为有兴趣打造城市文化IP的观众总结了四个运营城市IP的核心步骤。第一,通过当地文化资源的盘整,思考当地有什么可以应用。第二,盘点当地的物质物理空间,探索室内室外的可利用空间。第三,对于当地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包括地铁等等建筑物,寻找当地的文化空间的可能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打磨一个当地的品牌,创造文化消费,为政府带来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