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趋势
市场资讯和行业热点
行业讯息 |中国博物馆行业概况
日期:2024-03-18 阅读:
分享:

博物馆概览

博物馆行业概况

—程国锋、刘莹莹执笔—

 

一、世界博物馆行业概况

二、中国博物馆行业概况

 

三、办馆理念

 

 
中国博物馆行业概况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借鉴而来的,其出现晚于欧美地区,博物馆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也长期受到欧美、苏联等地区和国家的影响。同时,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我们的博物馆在发展中也呈现出自身特点。

 

(一)中国博物馆总体发展脉络

 

陈卓《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剖析》,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国家文物局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1949— 1999)》和发布的历年全国博物馆名录,我们也可以得到全国历年博物馆总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剖析》中的部分情况和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1949—1999)》进行了修订。以下关于三个阶段的描述,均摘自以上文章和书。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初创期,时间自外国人在华建立博物馆起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是外国殖民者于 19 世纪中期在中国创办博物馆, 如徐家汇博物馆、岭南大学博物馆等,这对中国人自建博物馆起到示范作用。1905 年,随着南通博物苑的建立,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诞生。1920 年,全国博物馆数量已经达到 27 家。此后数年间,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

 

1935 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1936 年,中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已经达到 62 家。这一阶段难得有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但是这些博物馆依然做了很多工作,向民众灌输博物馆与人民生活的各种知识,举办科普展览,出版专业性出版物,配合学校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其所昭示出的价值观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之后博物馆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期,时间自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1978 年改革开放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第一个大发展时期。1949 年 11 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设一厅六局,文物局是其中之一,统一管理全国的文物、博物馆、图书馆事业,由郑振铎担任局长。

 

1949 年,全国只有博物馆 21 家。国家一方面对旧有博物馆进行整顿改造,各地人民政府陆续接管了包括故宫博物院、上海市立博物馆等在内的 25 家博物馆,并对其进行机构健全和加强管理,一方面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新型博物馆。文化部决定参照苏联博物馆的建设经验,要求全国各地以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为陈列内容建立地志性博物馆。文物主管机关在全国博物馆范围内开展了以苏联模式为范本的大规模博物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运动。这是一次博物馆学的大普及,并且在博物馆内部推行陈列、保管、群工的“三部制”业务模式。这是一种平行结构的机制,三个部门分别承担和完成博物馆的陈列、保管、宣传教育工作,具有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等特点,但也造成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的局面。

 

到了1958年,全国共有博物馆360家。1958-1976 年,中国博物馆事业在曲折中不断前行。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三大馆的建成是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全国各地博物馆建设起到示范作用。1966-1976 年,国家的文化遗产遭到政治运动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博物馆事业首当其冲。1966 年,全国共有博物馆 193 家。

 

到了1976年,全国只有博物馆263家。1971年,周恩来总理牵头在北京筹办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出土文物精品展和出国文物展览,这两个全国性展览为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复苏注入了活力。此后,各地博物馆的建制也陆续恢复。

 

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繁荣期,时间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1976 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开始进入振兴和不断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博物馆事业的生存环境伴随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改善,博物馆对区域发展所具有的价值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对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象征的认识逐渐提高。1979年7月,国家文物局颁布《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博物馆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博物馆的性质、方针、任务和工作方法,保证博物馆工作的“重点转移”,特别是对“文革”对博物馆事业的干扰进行拨乱反正,使博物馆工作者更好发挥积极性。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最系统、最完整的管理博物馆的法规。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奠定了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法制基础。1998 年,国家文物局开始评选年度“十大精品陈列”,促进了全国博物馆对提高陈列展览水平的关注。2000年以来,随着各类经济主体的壮大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非国有博物馆和文物系统之外的其他国有博物馆作为博物馆行业的重要成员,逐渐发展壮大。

 

2008年起,全国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不仅改善了博物馆基础设施,提升了展示服务水平,促进了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有效的发挥,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8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积极推动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这一阶段,博物馆的硬件与软件均飞速提升,经费更加充足,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博物馆内设机构的调整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三部制”被打破,文保、信息、文创、媒体等新兴部门出现。展览陈列方面反映地域文化的展览增多,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走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多。博物馆由“以藏品为中心”向“以公众服务为中心”转变,更加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这一时期,是新中国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的阶段。

 

1978年,全国共有博物馆 349 家。1988年,全国博物馆总数为903家。1998年,全国博物馆总数为1331家。2008年,全国博物馆总数为 2970家。2018年,全国博物馆总数为5354家。

 

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为6183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1224家。“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达到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梯队多层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2019年,全国博物馆全年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在全球博物馆受到新冠疫情广泛影响的背景下,2022 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李群在致辞中说:“2021年,6183家博物馆中有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 90% 以上。当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 32.3万场。虽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仍做好开放服务工作,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根据2022年5月抖音发布的《博物馆数据报告》,2021年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加70%,点赞量超过12亿次,播放量超过394亿次,相当于全国博物馆2021年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的约51倍。由此看出,博物馆线下接待观众之门受限的同时,线上服务之门在越开越大。

 

(二)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几个特点

 

第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的发展。这从最高领导人对博物馆的多次视察和指示批示中即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2018 年 10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国家站位、主动服务大局,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 物活起来,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文件同时也提出了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的具体要求。

 

第二,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方兴未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十分巨大,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重要提供者。从博物馆观众数的持续增长,到热播的《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博物馆说》等,再到春晚中成为主角的天龙山佛首、《唐宫夜宴》、三星堆出土文物等,再到频出爆款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都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长潜力是巨大的,这是未来博物馆继续发展的肥沃土壤。

 

第三,全国博物馆家底清晰。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全国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所藏文物共计 108154907 件 / 套,登录进全国普查数据库的文物共计 26610907 件 / 套(实际数量 64073178 件 / 套),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纸质历史档案 181544000卷 / 件。在所有文物类别中,钱币、古籍图书、档案文书、陶器、瓷器数量最多,占比 70.78%。经过全国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工作,我国也基本摸清了全国非国有博物馆的馆藏家底。面对如此巨大的文物宝库,怎样更好地为国家、民族服务,是摆在所有博物馆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存储、藏品在展览中的高效利用、藏品数字化资源的向全社会公开共享,这些都是博物馆应有的社会职责和功能,也是社会各界对博物馆提出的正常需求和期望。博物馆在藏品数字化存储方面已经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摸底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藏品在展览中的高效利用、藏品数字化资源向全社会公开共享将成为博物馆继续努力的方向。

 

第四,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中国的博物馆与国外的博物馆相比,在开放服务方面有一点不同,就是超过九成博物馆实行了免费开放。如前所述,2021 年底, 全国 6183 家博物馆中有 5605 家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 90% 以上。全国博物馆大规模免费开放,起源于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于 2008 年 1 月印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规定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

 

其中,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这项文件具有阶段性的意义,标志着国家财政全面负担国有博物馆的运营开放。几乎全部国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也在客观上形成倒逼效应,大部分非国有博物馆也相应实行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全国博物馆观众数在 2008 年有 2.8 亿人次,2020 年已经达到 12 亿人次,相当于每一位中国人在一年当中都去一次博物馆,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博物馆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免费开放的大环境,促使全国 1711 家非国有博物馆努力挖掘自身潜力,找寻适合博物馆生存发展的路径,一些优秀的非国有博物馆正在脱颖而出。当然,免费开放也带来一些问题,如观众珍惜意识不强、参观人员拥挤、设备设施承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希望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三)中国博物馆格局现状

 

在质量等级方面,经过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的四次定级评估,全国被评为国家一、二、三级的博物馆共计 1224 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约 20%,其中一级博物馆 204 家、二级博物馆 455 家、三级博物馆 565 家。能够获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是对一家博物馆综合实力、工作成果、社会影响力的全面科学评价。这也意味着还有接近八成即 4959 家博物馆尚未具有国家三级博物馆的实力,当然有些未评上级的博物馆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开馆时间还达不到参评要求。与两成大馆、强馆同时存在的,是八成的基层馆、小馆、弱馆。有些著名大馆拥有员工成百上千人,有些小馆只有区区几个人,人员规模差了几百倍。不过,哪个行业都不可能是平均发展的,有强有弱才会促使博物馆之间相互学习、互相竞争、共同发展。

 

博物馆藏品数、珍贵文物数、观众数量,也是反映博物馆实力的重要指标。以目前最详细的全国博物馆数据统计来看,有 11 个省的博物馆数量超过 200 家,其中山东最多,达到 567 家。有 6 家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超过 100 万件 / 套,分别是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有 5 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数量超过 10 万件 / 套,分别是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有 13 家博物馆的年度观众数超过 500 万人次,其中故宫博物院以 1933 万人次居首位。当然,还有大量博物馆馆藏数量低于 300 件 / 套,没有珍贵文物,观众数量不稳定甚至门可罗雀。

 

(四)中国博物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要探寻中国博物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重要文件是值得研读,即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于 2021 年 5 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根据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 2021 年 5 月 26 日对《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政策解读: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场馆建设、文物保护、藏品研究、陈列展览、开放服务、教育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日益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中心和热点。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如何回应时代需求,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实现博物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是博物馆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件提出,到 2025 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 博物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到 2035 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目标,国家对博物馆行业对社会的贡献期许很高。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文件提出了实施路径。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鼓励先行先试,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如探索建立行业博物馆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机制。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如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 10—15 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三是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如实施“博物馆 +”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程国锋、深圳市宝安区世纪琥珀博物馆 刘莹莹执笔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文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