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名称:遇见埃及:黄金木乃伊展;遇见印象派·诺曼底曙光: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流变;地点:上海静安博物馆,时间:2021年12月27日—2022年4月20日
当木乃伊“遇见”诺曼底,会是怎样的盛况?
12月27日下午,由中国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联合打造的“中外艺术会客厅遇见博物馆”在上海正式开馆。并将木乃伊与诺曼底放在了首秀之中。


上:宙斯神像 赤陶 约公元1世纪
下:展览现场展出的麦罗埃陶罐
太阳神会为你的身体镀金
甚至给你的四肢镀上美丽的颜色
他会让你的肌肤金光闪闪
——防腐仪式,公元一世纪
展览“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囊括了107件来自曼彻斯特博物馆的稀世馆藏和88件古埃及珍贵文物,共分为7个单元,依次呈现多元文化社会中埃及人、罗马人和希腊人对来世的期待。
进入展厅,最引人瞩目的当属6具,来自公元1世纪左右“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埃及黄金木乃伊。在古埃及神话里,黄金被视为神祇躯体的象征。古埃及人迷恋永生,为逝者的肉身镀上金色。
据遇见博物馆策展人孔博川介绍,“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希腊的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埃及开始融入希腊化世界,亚历山大城是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也是当时地中海世界的学术中心,托勒密王朝被公认为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一系列真迹木乃伊和物品为大家完整地还原了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贵族的生活样貌。展览希望通过真迹的呈现,让观众对埃及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黄金木乃伊
然而,制作木乃伊的过程复杂且昂贵,唯独最富有的阶层才能享有完整的仪式过程。“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对木乃伊的制作过程感兴趣;成年人,主要是教师,为他们提供了这些信息。”展板序言如此写道。
在现场,每件木乃伊展品边都有互动屏幕,经由这种形式,观众可以从中详细了解木乃伊棺的内部,包括亚麻布包裹物,肉体及骨骼的样貌。


展览现场,为增加观众的观展兴趣,还设置了电子互动屏幕,界面中有很多趣味小游戏,引得小朋友玩的不亦乐乎
另外,展览还包括约2000年前的11幅法尤姆木乃伊肖像和2具肖像木乃伊,12件镀金彩绘木乃伊面具,18件古希腊风格的神像、雕塑、石碑,25件古埃及贵族陶罐和首饰;33件玻璃容器、莎草纸文件等珍品。

11件法尤姆木乃伊肖像,作为现存最早的肖像画之一、古埃及的“美颜相机”,仅存在于1-4世纪的古埃及,对古典时代晚期及拜占庭艺术影响深刻
与此同时,“遇见印象派·诺曼底曙光: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流变”,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 “风景这边独好”、“巴比松与诺曼底”、“莫奈:我来自诺曼底”、“印象派摇篮”和“永远的诺曼底”,聚焦呈现了包含由德拉克罗瓦、库尔贝、柯罗、马奈、莫奈、莫里索等在内的数位十九世纪法国绘画大家所绘制的作品,其中最大的亮点便是由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所创作的《埃特勒塔》。

《埃特勒塔》莫奈,约1883年,布面油画
1883年至1886年,莫奈时常流连于埃特勒塔。他在那里,不间断地重复描绘断壁高崖与波涛汹涌,意在精准地捕捉同一对境,因刹那变幻的光线、大气等因素而所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埃特勒塔》德拉克洛瓦 ,约1849年,布面油画
此幅《埃特勒塔》是在由莫奈刻画的众多埃特勒塔海岸风光的画稿中最为打动人心的,其视角不仅巧妙,画面中,海边微妙的光线落在白色岩石上,以及海水在折光后所呈现出的明暗效果,更透露出世间自然万象之诡谲非凡。

《诺曼底海滩圣欧班的小船》库尔贝 ,约1871年,布面油画
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董事长李金生看来,这些特展一方面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文化之间交流互鉴的情感;另一方面也为满足上海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带来更多形式丰富的国际、国内的优秀文化艺术。

《费康港》莫里索 ,1841-1895年,布面油画
目前受疫情持续影响,出入境文化交流活动受到限制。上海静安馆将为观众提供五彩缤纷的中外艺术经典作品,营造一个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的休闲场所和社交空间。

展览现场,沉浸式光影体验,全新光影技术,使人恍若置身画作里的巴黎后花园。海滨小城、崖壁海浪、沙滩码头......诺曼底的清新与诗意,在光与色里,自然流动
据悉,除了两场开馆展外,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还将在2022年相继推出包括洛可可艺术家布歇、印象派艺术家雷诺阿、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米莱斯、立体主义艺术家毕加索等展览。

展览现场,展厅内还有三个小型影厅,科普了古埃及的神祇,古埃及的神庙,和古埃及考古学家挖掘和保护
此外,此前在北京举办的“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也将在2022年下半年来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