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nterest)
▪2022年1月4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宋慰祖在市政协会上建议:“借助‘元宇宙’手段呈现传统文化遗产”。
▪2022年3月26日,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方向,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
对于传统文化领域来说,融入“元宇宙”或“类元宇宙”将会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元宇宙代表完全沉浸式的三维数字环境,以及更具包容性的网络空间,最终在技术的辅助下,元宇宙会成为一个跨越所有表征维度的共享在线空间,实现虚拟现实交互的社会形态。
元宇宙能为传统文化带来什么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元宇宙”能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更加便捷的手段、途径与更加适宜在年轻人之间传播的载体,为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提供了可行路径,如沉浸式传统文化观赏、传承人视频名片及具有非遗技艺传承功能的手伴等。
(图源网络)
其次,元宇宙可通过虚拟现实与现实增强等技术,可充分满足“全过程”非遗等传统文化产品的设计、互动、传播等方面需求,为大众带来更加真实的互动体验感。
传统文化能为元宇宙带来什么
目前,大众对“元宇宙”的认知大多来自科幻电影,但“元宇宙”作为未来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除了扩展现实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与真实互动体验感的同时,更需要在内容层面、精神层面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
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结晶,以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实基础,实现虚拟现实互动,必将为“元宇宙”带来大众喜闻乐见的优良内容与现实承载,为“元宇宙”赋予优秀传统文化灵魂,营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生活方式。
(图源网络)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未来可能的“元宇宙”时代,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将被进一步重新塑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贴近生活。
(图源网络)
元宇宙仍有巨大的开发空间
元宇宙不仅是科技概念、经济概念,更是社会概念,从现实投射进虚拟世界的虚实结合属性,为传统文化的拓展和应用开辟了巨大空间。在今年两会中,元宇宙成为两会的高频词,近期各地陆续出台扶持元宇宙发展的落地政策:
张建国:把数字设计制作技术引入“戏曲元宇宙”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也谈到了“元宇宙”应用于戏曲教育的初步探索。他提议,把数字设计制作技术引入“戏曲元宇宙”领域,向国内外推广带有中国符号的戏曲数字剧目、IP以及游戏等,努力开发“戏曲元宇宙”孪生共享剧场、虚拟社交空间、数字教育平台等一系列关联项目。
万捷:用“元宇宙”赋能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表示,虽然“元宇宙”看上去拥有很多的可能性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元宇宙”是一个虚拟和现实融合的世界,提议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扶持和引导,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用“元宇宙”赋能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形成“元宇宙+”的新生态,打造“以虚补实”“虚实共荣”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