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企业资讯和行业热点
AIAF艺术品金融系列微课程第三期
日期:2020-10-19 阅读:
分享:
2020年3月7日晚8时,在AIAF艺术品金融系列微课堂第三期的微课堂直播中,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创始人范勇院长沿着前两期微课堂的授课脉络,从艺术品的资产属性过渡到艺术品评估实践,就如何进行艺术品评估展开了充分的探讨。在短短的一小时中,范勇院长系统地介绍了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的区别、影响艺术品定价的因素、艺术品评估应用的不同领域以及中外艺术品评估体系的异同,上了一堂生动详实的艺术品评估入门课。



以下为直播实录:

艺术品评估通常是指对艺术品价格的评估。艺术品价格评估和艺术品价值评估大有不同,艺术品的价值主要在于如何发现艺术品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评估问题,然我们有时并不做非常严格的区分,甚至会非常笼统地称为艺术品评估。



艺术品最重要的特征首先是独一无二的异质型。由此,传统的资产的评估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艺术品评估,这就使艺术品价格评估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艺术品价值的多元化和价值发现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艺术品评估与定价的复杂性和难度。

 
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

艺术品的价值重要还是价格重要?这是我们首先要关心的一个问题,即确定艺术品的价值。艺术品的价值丰富多元,同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包含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等多种价值。艺术品的价值非常多元,非常丰富,不是简单得由价格所代表。



艺术品的价值与一般商品的劳动价值并不完全一致。一般商品的劳动价值主要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如马克思所讲,是一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艺术品的价值虽然有劳动价值,但是劳动价值不能全面地解释艺术品价值,比如和田玉,翡翠等,这些特殊的艺术品并不包含人类劳动的因素,因为它是自然界产生的美玉。石之美者为玉,在大自然产生,在人赋予其艺术创造前,已经有天然的价值存在。所以艺术品的价值,有时和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价值有很大区别。严格意义上艺术品的价值不是评估出来的,而是被我们发现的。就像美玉,是从自然界里发现的,而不是我们通过劳动创造了这样一个美的东西,因此艺术品的价值和艺术品的学术研究、价值推广以及大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欣赏情绪有密切关系,艺术品的价值往往是被人们发现而不是创造出来的。

艺术品价格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概念,是用货币来衡量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财产意义上的交换价格。艺术品的价格主要是由艺术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变化,价格也在不断波动,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艺术品的供给与需求。艺术品价格的确定并非易事,因为市场有时就像一部给具有无形价值的艺术品贴上有形数字的机器。正如著名的法国印象派大师雷诺阿所言“世界上唯一能告诉人们油画价值几何的地方就是拍卖厅”。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没有讲价格和价值的关系而是讲艺术品的价值体现主要是在拍卖价格上反映出来的。选择艺术品时常说“它值这个价”,这是一个通俗用语。价格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社会流行趋势、经济文化环境、社会价值观及文化因素共同影响而达成的价值共识,所以并不是简单地像其他商品那样按照成本价格来决定其市场价格。一方面,优秀的艺术品因为其独一无二的特性不可能大量的供应;另一方面,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潜在收入水平、艺术品的价格和投资收益率综合决定。所以这也是一个供需关系。

整体而言,艺术品定价是有根据的:第一,艺术品的价格,从艺术品市场环境来讲是有根据的。中国艺术品近20年来整体价格是呈上升的趋势,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另一个是中国经济的高速的发展,这使艺术品的价格在过去的这几十年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同时,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还受到时间、品味、地点等随机因素的影响,要想准确地预测任何一件将要被交易的艺术品的价格都是困难重重,这给人带来很多的困扰。艺术品的供给和需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由艺术品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所决定的。它不是批量化生产,不是规模化生产,也不是流水线生产,他是由非常独特的劳动所创造的,或者是特定的因素所创造的。艺术品供给的不确定性的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艺术品的供给者不固定,他们不是标准化产品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二是可提供艺术品的数量和品质也不确定。每一个艺术家可能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精品,有的可能就是失败的,所以往往即使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家,也不能提供相同品质的艺术品。比如,在世的著名艺术家是艺术品非常重要的来源,但其他收藏者或其亲朋好友拥有的可能比该艺术家可以提供的更多更美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看特定的时期所创作的作品,所以不是每个人获得了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具有同等的价值。所以我们看到活着的艺术家就没有已经作古的艺术家的作品的价值高,可能其中包含了一种情感的因素和我们对艺术品未来供给的一种判断。可能有一些在世的艺术家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艺术,但有些已经不能了,从艺术的稀缺性来讲,其价值也会更高。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桥段,就说当时印象派几位艺术家觉得艺术很难推广,后来他们发现如果有一个艺术家过世了,其作品就会升值。所以他们几个人就做一个小游戏,说大家来抽签谁来装死,然后他的价格就会升高,就会带动其流派的艺术价格上升。这就是当时印象派的一些艺术家如高庚、莫奈、玛迪斯做的一个游戏。实际上艺术家当时也在关注艺术品市场价格和供需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内在逻辑。

艺术品需求的不确定性也有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品的需求群体不固定,他们不是消费品的固定客户;二是需求量不确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很难确切知道谁会对某件艺术品感兴趣,更不了解他需要的具体的数量。所以这是一种判断,从供需的角度来讲,需求也是不确定的,不仅供给不确定,需求也不确定。



以艺术品拍卖市场举例,拍卖公司通常会在拍卖会之前采用巡展、发布拍卖公告、进行媒体宣传、发放图录、寻访潜在客户等方式招商,希望发现拍品的需求方和需求数量,直到竞卖截止时才真正知道有多少人是喜欢艺术品投资的,投资了艺术品,拍卖结束以后需求量才能确定。即使对市场很有掌控力的拍卖行在这个过程中,对艺术品的供需,实际上也是存在动态的判断。艺术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艺术品价格始终处于波动状态。

此外,艺术品价格有很大的随机性,这是由市场价格博弈性所决定的。从理论上来讲,完全竞争性市场中买方和卖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商品的价格由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量来决定。然而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是价格的参与者,艺术品最终的交易价格是买卖双方在特定的交易环境下进行博弈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磋商、谈判、竞价等等方式,最后形成了价格。



影响艺术品需求的因素很多,包括需求方对价格变化的预期、需求方收入的支付能力、需求方的艺术偏好、交易信息、对价格变化的预期等都直接会影响对艺术品的需求。另外,当预期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尽快购买艺术品,以规避由于价格上升支付更多的货币,从而增加对拍品的需求量,所谓“追涨是怕跌”。当预测价格下跌的时候,人们就更倾向于回避观望,等价格下降以后再买,从而减少对拍品的需求。“买涨不买跌”说的是价格预期对购买行为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支付能力提高了,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反之就会下降。公众对艺术品的偏好,会影响艺术品的需求,这种偏好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一般而言,文化程度高、职业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较喜欢文化艺术品,因此培养大众尤其是中产阶级的艺术偏好是非常有利于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良好的决策需要充足的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需求下降。很多老百姓现在一谈到艺术就说水深,也有人谈到艺术品市场很不规范里面有很多黑幕,有人感觉艺术品天马星空无法判断其踪迹,没有抓手,所以信息不对称容易增加交易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艺术品交易尤为明显。比如关于艺术品真伪的信息对需求的影响就非常大,收古董的时候顾虑就比买当代艺术高,艺术品鉴定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对投资性需求的影响非常巨大。我们看到,中国5000年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唯美的艺术、带有哲理的判断以及对美学对人文的趣味,都在中国的艺术品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但是大家往往对古代的艺术品有很多的疑虑,实际上就是由于真伪信息不健全,大家很难去判断。鉴定就变得更加复杂,鉴定的混乱就更影响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经典艺术的投资需求。



每个行业都有一些非常独特的东西。艺术品的供给主要来自艺术家及其亲友,投资收藏的爱好者,各类艺术博物馆以及海外收藏的投资者,以及艺术品收藏的各种机构等等。艺术品的供给由近期的市场交易价格来决定,成交价越高供给越大,成交价越低供给越小。即时的价格对市场的供需影响比较大,当艺术品成交价足够高时就会有更多的收藏者、投资者和其他持有者将手中的物品拿出来交易,从而增加了艺术品的供给,艺术家也会有更高的创作热情,创造出艺术价值更高的作品投放市场。同时还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艺术品的价值,进而学习艺术品专业并投身艺术品行业,这样会增加艺术品的长期供给。



当我们看到一个鸡缸杯拍了2.8亿,大家蜂拥而至。但实际上我们讲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瓷器还是以宋瓷为主,普拙、优雅、奇质的美,但相较而言未能体现在价格上。西方人见不到中国更好的瓷器,所以他们重点就放在青三代或者海捞瓷。海捞瓷在海外比较多见,能得到货源,有充足的供给,有了市场,所以有时充足的供给也会对市场有很大的影响,这都体现在供需矛盾上,都是对价值的各方面的影响。鸡缸杯让更多人从财富角度关注到艺术的价值,增加了学习、热爱和投资艺术的兴趣。当艺术品市场价格下降时很多供给也会减少,收藏投资艺术品的需求都会减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节奏也会平静下来,从而减少供给。有些时候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拉动。



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因素很多,但是从长远来看,艺术品的价格还是由其价值决定的,但在特定时空下有些艺术品的价格还存在着炒作的因素。尤其是新手的作品,没有历史交易记录可供参考,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发现和公众认知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因此艺术市场有很大的复杂性。

 
艺术品定价

艺术品是凝聚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劳动的结晶,具有艺术审美个性、民族性、历史性和社会性。艺术审美的个性是艺术劳动形成的一种风格特征,是艺术比较成熟的一种标志;艺术的民族性是每一个艺术品总有特定的民族文化和物质生活的一种反映。元代的瓷器带有很强的少数民族马背文化的特征。宋代的瓷器就有中原的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特征,即使南北宋也不一样;历史性是指从时间上来分析某艺术品,它总是能反映不同人文历史阶段人们的一种审美情绪、创作水平和制作特点;社会性,尤其是艺术品有时会受到当时社会的法律、道德、伦理等非艺术因素影响。我们经常会看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很多早期的题材受宗教影响非常大,逐渐地受到政治影响,慢慢地又受世俗影响,逐渐地从非常严肃刻板的表达方式发展到愈发风趣幽默、多姿多彩、形式多变,越来越清明,让大家越来越产生共鸣和感受,始终都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



艺术品虽然种类繁多,但不同的艺术品具有非统一性、非实用性、非再生性和非确定性的共同性。首先,艺术品具有非统一性。艺术品并不是一个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它是一个个性化的产物,非常具有个性化的劳动,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劳动的产物。其次,很多艺术品具有非实用性。有一些艺术品在创作时是为了满足审美表达或者是情感表达。比如古代绘画不是为了给人使用,更不是为了牟利,魏晋很多名士就是移情易性陶冶情操的。这些艺术品在创作时不具实用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这些艺术品逐渐地变成了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稀缺品而身价大增。另外还有一些艺术品当时创作时是具有实用功能的,比如说青铜器、瓷器、陶器。但是这些实用功能随着历史变迁它的使用功能逐渐淡化了,由于稀缺,价值越来越高。比如说陶瓷很难保护,留存下来的越来越少,使用价值被淡化,因为稀缺,价值越来越高。这就是艺术品的一个独特性。艺术品还有非再生性,每一个艺术品都是某些人和某位艺术家在某个阶段的独创产物,不一定能再生创造。



非再生性带来艺术品的稀缺性特点,比如说王羲之写兰亭序时是在曲水流觞,文人雅士一起聚会时,酒酣耳热,赤膊盘膝,肆意挥洒,创作了兰亭序,后来酒醒再让他去创作,却写不出来了,他本人已不可能表达。所以艺术品是不可再生的。另外,艺术品具有价值的非确定性。艺术品的价值往往是不确定的,人们喜欢用价值连城来形容这种属性。和氏璧价值连城,秦王愿意用他的15个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逐渐地大家就看到艺术的价值实际上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这种特性被保留下来,人们就认为这些共同的特性构成了艺术品非常重要的价格差异。

中国二十年来艺术品价格的上升,刨除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因素,其升值空间也是全世界升值最快的。在升值背后,它主要还是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否定和贬低,而且是我们自我否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传统文化开始复兴并受到人们的重视,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些中国艺术品价值重新得到人们认可。第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艺术品价格的提高并不等于艺术品必然会卖出高价,只有消费者负担得起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因为艺术品值钱了,但消费者没钱,只能有价无市。刚好赶上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富裕起来了,他们的财富可以负担起对艺术品需求。从宏观上来讲,艺术价格的确定有了消费支撑,是有依据的。艺术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从艺术品市场的角度来讲,艺术品价格的确定也有一定的依据。艺术本身无价,当我们谈到艺术品定价问题时,实际上我们不是在谈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在谈艺术商品的价格。艺术品如果不用于交换,可能只有价值,不会涉及到价格,只有交换的艺术品才具有价格的问题。艺术品也是商品,宏观而言,艺术商品的价格应该遵循一般商品定价的规律,就是价值决定价格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艺术商品的价格还有它的内在价值。艺术品的价值在特定时空中用货币表现时就呈现为价格。艺术品价格又取决于供需,并围绕着价值波动,只不过和一般商品比,艺术品有很大的特殊性,定价是比较困难的。困难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第一,艺术品的价值的多元性。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也有实用价值,文物艺术品还具有历史价值,这些价值的发现和被认识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第二,因为除了价值本身以外,还有很多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其他因素,其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价值以外的不确定因素对艺术商品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艺术品价格确定比一般商品要难,而且有时价格偏离价值的幅度比较大,有些艺术品由于其艺术品价值尚未被认知,它的价格可能很低,当价值被发现以后,价格才会上升。



我国艺术品定价体系和交易机制主要有三种:


第一,最原始的定价和交易模式主要是卖方单方定价制。据说郑板桥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给自己的作品“明码标价”的人,他在1759年制定了自己的“笔榜”,按尺论价,就是他写的书法。这就是后来书画定价时取名“润格”。这种方式在民国时期比较流行,比如说齐白石先生,也采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的各种作品来做了定价,这种方式到今天依然存在,而且被很多艺术家自己采用。

第二,定价和交易模式,是买卖双方议价。画廊和艺博会通常采用这种方式。艺术品虽然有卖方的标价,一般允许买方来讨价还价。

第三,定价和交易模式是买方集体竞价。拍卖行就采取这种模式,即有多个买家来竞价,采取价高者得的方式来选择一位受让人成交。有句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在艺术品市场里这句话反而不一定准确。对艺术品的买卖双方而言,买方在确定艺术品商品价格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买家并不全都是收藏家,出于投资目的参与艺术品市场交易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们会不加区分地一概称为收藏家,实际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真正的收藏家是懂得艺术品,但也有很多以投资为目的的人并不懂艺术品的价值,完全是趋利的思路。



由于中国对艺术品定价的模式有历史传承因素,从卖方定价到买卖双方议价、买方集体竞价这三种模式都存在定价方法的问题。定价一方对艺术品的“私人价格”和“心理价格”,实际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对艺术商品定价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市场比较法,就是以作品和市场上的某种同类作品,做横向比较,借鉴已有市场价格来确定艺术品的价格;另一种是算术平均价格法,通过计算某一位艺术家一定时期成交作品的单位均价,比如每平方尺的价格,以此作为标准推算作品的价格。这两种方法也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艺术品的价格怎么体现促使我们不得不谈艺术品评估。
艺术品评估
 
艺术品评估的特定目的非常重要,为什么要做评估?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开展的评估,是我们常见的。比如画廊、拍卖行、交易所很多都是为了交易目的做评估。还有一些可能更重要的评估是非交易目的,比如税收、保险、金融典当、家庭财产管理、企业资产配置、司法诉讼等需求,这种需求在国际上占非常大比重,而在中国未来非交易性评估也会占到非常大的比重。不是每个人都在交易艺术品,但是大多数财富涉及到税收、财产的安全、资产流动性、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及一些司法问题。艺术品评估应用领域更广泛的是非交易目的的评估,而未来的艺术品金融将涉及到以交易目的为主的评估和非交易目的的评估,可能非交易目的的评估占比更高。



艺术品评估大致可以分为7个不同的领域:


   市场画廊的定价系统,它作为一种评估的系统参考
   拍卖行的定价系统
   作为金融质押品的评估系统
   作为免税捐赠的估价系统
   财产保险的报价和保险公司的理赔估价系统
   家庭财产规划的估价系统
   公司资产配置的估价系统

这7个不同的领域中,相对于艺术品的估价都会呈现不同的评估方法和特点,它既有关联性,也有差异性。
艺术品金融中属于非交易目的的评估,无论是艺术品质押融资,还是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直接目的都不是把艺术品资产变成交易,而是在做投资和管理。艺术品金融中的评估活动和画廊拍卖评估有很多区别。画廊代理作品主要是对新进入市场的新人新作进行评估,考虑年轻人的艺术品的价值时除其本身外还涉及很多社会因素,这些社会因素和交易价格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首要考量因素。


 
中外艺术品评估体系

我国的艺术品评估体系很不健全,作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石,艺术品评估行业乱象丛生,媒体曾曝光过一件假文物“金缕玉衣”,故宫博物院的一些专家评估24亿,最后从银行骗了很多钱导致损失,引起轩然大波。这个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有很多类似的事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引发了大家对艺术品市场规范化的呼吁,也引发了对艺术品真伪以及价格评估的讨论和研究。


我们国家目前在艺术评估体系方面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缺乏统一的艺术品评估标准。评价艺术品的指标有哪些?相应的指标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这些指标对于体现艺术品的经济价值有多大的权重影响。虽然在评估体系中最后的评估评定还是在于评估人,但这些指标对于艺术品评估而言,无疑还是有很大的参考性。

缺乏权威的艺术评估机构。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曾成立过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并出台《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章程》,但作为文化部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且不说熟悉艺术品每一个领域的专家数量非常有限,就在如此多数量的艺术品交易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位研究专家过目检查,就需要相当时间,比如说我们每年各大拍卖行拍卖的艺术品多达几十万件,让所有的专家去看,都由一个委员会固定的去看,根本就做不了,所以目前委员会已经停止工作了。民间第三方的评估组织本来应该在艺术品市场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最重要的力量,但是其权威性和可信性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缺乏艺术品评估的专业人才。与评估产品价值一样,在西方,专业的艺术品评估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唯一能评价艺术品价值的凭证。一份由资深评估师给出的专业细致的评估报告,将会澄清与艺术品价值相关的很多问题。在法律程序中律师也会经常需要评估师对艺术品进行专业估价以作为法庭诉讼中的依据。影响评估的因素非常多,还需要大量的调研、计算、资料及相关数据统计,才能得出其价值判定。艺术品评估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作,专业人才是支撑这个体系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国家专业人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据统计,经过艺术品评估相关培训及学习具有专家资质的不超过100位,很多都是在特定的博物馆机构做研究或是在监管部门或特定机构中,社会上的评估专家严重不足,而且根本没有真正专业的评估机构。



艺术品评估主要有三种方式:公平市场价值,重置价值,现金价值。影响技术评估的因素还有艺术家名望作品的知名度,艺术作品的特征,艺术市场的特点和宏观经济因素。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为按照我们现在和西方艺术机构打交道的经验,我们发现他们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和系统的评估系统。比如说我们现在合作的美国评估师协会(AAA)。



美国评估师协会(AAA)、美国评估协会(ASA)、国际评估师协会(ISA)、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ADAA)等等这些机构都不同程度参与到评估行业的发展,以AAA的规模最大,在全美有大约700多位各种各样的专家,由研究古代文化、南美文化、欧洲文化甚至中国文化的专家们组成。这个机构1949年成立,为艺术品评估市场带来很多专业经验,在过去70年里创造了很多奇迹,成为美国国税局指定机构,因为西方人收藏艺术,建博物馆等等是免税的。评估在国际上的应用并不仅仅是在拍卖交易领域,而是在更广泛的非交易目的,生活、投融资和司法等领域,我们在和AAA合作过程中也看到未来中国需要不断发展创造自己的价值评估体系,为自己独特的东方艺术构建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我们引入这个机构也是希望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靠经验进行艺术品评估,而是系统化地、专业化、规范性地建立这个市场。



去年9月,我们也联合财政部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上海立信资产评估公司一起召开了国际艺术品资产评估论坛,就东西方艺术品评估的价值体系做了非常细致专业的交流,希望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带来些好的影响,有所借鉴。



同时我们也开设了相应的《国际艺术品评估》课程,AAA顶级专家来到国内亲身来授课。有人会提出疑问外国专家是否懂中国艺术品,他们的评估体系对中国是否有效?其实举个例子,课程封面上这位专家在苏富比亚太工作了20余年,翻译过中国非常著名的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写的《中国陶瓷》和《中国家具》两本收藏专著,实际上他们对中国古代艺术也有非常丰富经验。

 
021 68599606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地址:中国上海市 黄浦区 中山东二路58号 A幢301单元
邮箱:info@aiaf.edu.cn
邮编:200010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